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咕唧天气网 > 生活百科 >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是怎么形成的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admin  发布:2024-04-11 22:13:10   咕唧天气网   网址:http://www.gjzdj.com/baike/175922.html

导语: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你知道是什么吗?其实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云的物理特性,在通过云中引发凝结核的形成,促使水汽凝结成雨滴,这一过程中,关键的要素也包括云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那么下面就一起去看看人工降雨是怎么形成的吧!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是怎么形成的

下雨天

人工降雨,就是指根据云和降水形成的机制,通过播撒一定数量的催化剂,从而达到激发和增加降水的目的。人工降雨的原理很容易理解。我们知道,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构成的;但这些小水滴并不一定凝结成冰晶,即使温度在0℃以下也可能只是枉然。但如果云中一旦存在冰晶,它就会吸收水滴蒸发的水分而迅速增长,进而形成雪降落下来。雪下降时可能融化,导致降雨。

但是云有暖冷之分,因而对冷云和暖云实施催化降雨的方法是有区别的。例如,在我国北方和冬季的云大多是冷云,它们由过冷却云滴(0℃以下)和冰晶共同组成。此时要使云中产生更多的冰晶,由无雨转向有雨,或使雨量增大,必须使云中冰晶增多。可以向云中撒干冰,使局部温度下降,或者引入碘化银,使水汽分子在此冰核上凝结形成冰晶。至于暖云,则要设法使云中水滴重力变大,破坏云的稳定状态。有三种方法,一是撒吸湿性物质(如食盐,使水滴凝结增大,或者干脆从飞机上直接将水泼入云中,加速降雨的产生;也有利用樟脑等表面活性物质,抑制蒸发作用产生降水的,等等。

根据统计表明,人工催化适宜增雨的云,可以使降水量增大10%~30%。有人因此估算,在一个平均降水量为300毫米的一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可以增加六亿立方米的水,这可是个不小的量。

人工降雨引入催化剂有几种方式,或用飞机在云顶或云中选好合适的位置,直接播撒干冰、盐粉或碘化银焰弹;或者用气球把碘化银与火药红磷混合物带入云中;或者干脆用高射炮和火箭把催化剂射入云中。此外,据说用地面燃烧的办法,也可以把碘化银烟粒送到云中,但条件是这种云必须很低。

当然,人工降雨的问题也不少,关键是要判定是什么云和在云的什么部位引入催化剂的效率最高。

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 人工降雨是怎么形成的

下雨天

人工降雨是怎么形成的

人工降雨是一种技术,它模仿自然降水的形成过程,通过在云中播撒特定催化剂,促进云滴的增长和凝结,最终形成降雨。

人工降雨的实施通常需要在自然云层已经具备降水条件或接近于降水的情况下进行。这是因为云的自然降水过程依赖于云中水滴的增长,直到它们的大小足以克服云层的浮力,从而形成降雨。人工降雨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冷云催化和暖云催化,这取决于云层的温度。在冷云催化中,通常使用干冰或碘化银等催化剂,通过促进冰晶的形成来引发降雨。而在暖云催化中,则使用盐粉或尿素等吸湿性物质,以帮助大水滴的形成。

人工降雨可以通过飞机、火箭或高炮等方式实施。在这些方法中,飞机和火箭主要用于将催化剂直接送入云中,而高炮则是在地面上向云中发射含有催化剂的炮弹。这些技术允许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和地点控制和调整天气条件。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6月14日0时49分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发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gjz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